来自欧阳怡然的圈子

2021-03-16 欧阳怡然 东至人网

葛仙欧与七门亭

张溪老街向东北十五华里,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古村落,叫葛仙欧。晋代葛洪曾在离村两华里葛公山修道成仙,为崇敬葛公,建村初始就称葛仙欧。

此村系欧阳修三子,子祥公后裔于明永乐年间,从建德北山迁住至此,生息繁衍,安居乐业600余年。解放前,村里贫富不均,地主多,佃户也多,绝大部分民众生活很苦。有民谣曰:黄历苗,苦悠悠,有女莫把葛仙欧,田地远,沙子路,公公打,婆婆揪。土改时,周边流浪乞丐涌到葛仙欧,分地主老财五大财产,定居下来。所以村里现有几十个姓氏。七十多年来,他姓己占欧阳氏的五分之一。

村庄三面青山环绕,一路通衢外界。村东大道上,我小时曾见一条石牌,上书东往池州府字样。

据族谱记载,欧阳氏落居后,兴旺发达,人口曾达三千多,人户数百。为讲究风水,村前筑墩建一座庙(文革毁),村西五里冲口建有独特的七门亭。葛仙欧现为自建式美丽乡村。

有关七门亭,历经风雨沧桑,目前模样依然。建亭很有讲究的,为什么要有七个门,在中国传统文化里,“七”其实是阴阳与五行之和,这是儒家所谓的“和”状态,也是道家的“道”与“气”,都和“善”、“美”有着密切关系。七”是一个神圣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数字,它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,汉语中也有熟语“救人一命,胜造七级浮屠”,这就把“七”这个数字和生与死联系了起来。

亭子依虎井山而建,对面路西是象形山。亭子内是梯阶式两层,从一层到二层,有台阶 13个。门宽一米九,亭宽四米六,高 五米,深十米三。各门对称留有门眼长13cm 宽10cm,不知何用。内壁方砖上刻有公字。明 显可见。

据葛仙欧阳宗谱记载,九世李公四子焩与妻合葬于七门亭。时间应在康熙与雍正年间,可见三百年前就建有七门亭。另有安庆博物馆黄光新先生,于2014年专程来此考察,根据亭子柁梁和椽子以及建亭风格,判断是明末建筑,并说,在安庆和池州一带是独一无二的。

七门亭又名儒香古亭,是欧阳家族所建,清·光绪三十三年(公元1907),欧阳氏正值重修谱谍之兴事,在谱谍十景诗其中一首可窥见一斑。



儒香古亭



欧阳荣 清·光绪三十三年



空停底事号儒香,



蔚起人文夙见长。



四角鳞排依水峙,



七门洞闢纳风凉。



花间酌酒人都醉,



石上题诗句欲狂。



过客频来坐忘久,



凭栏一眺首偏仰。



读过这首律句便知,诗中的儒香亭就是现在的七门亭,不仅是路人纳凉歇作之地,也是文人墨客雅聚之所。七门亭历经几百年,欧阳族人多次维修,民国十一年大修,原貌依旧。现是美丽乡村一景。近几年,各地客人闻讯,来此摄像,写诗,撰文,发在报纸,网络上。使游客纷至沓来。七门亭也存有许多迷点未解,欢迎有关专家学者来考察,也希望政府重视非遗申报,以致有效保护好这仅存的文化古亭。 #发现东至之美#

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
打开东至人网客户端,查更多美图

每天登录东至人网,分享自己美好心情

42 人点赞
阅读8947 评论3
  • 采完春茶摘夏茶。

    讨饭料

    6
  • 美丽茶园,绿化配套,新鲜感。

    讨饭料

    6
  • 春游骑车的照片,分享。

    讨饭料

    6
  • 像各位打听一下,梅城附近有没有三室一厅的

    幸福小女人

    6
  • 油菜花的闺密合影

    讨饭料

    5
  • 孩子做游戏,天真烂漫。

    讨饭料

    5
  • 迎春花,树高大,从没见过这大树,层染一遍

    讨饭料

    4
  • 梨花白海洋,订棵计划自巳赏,观看长大很好

    讨饭料

    3
精选评论
  • 铿锵二姐 2021-3-16

    葛仙欧,家里有一位亲戚在那,还是小时候十岁左右去过的,现在都没印象了

  • 讨饭料 2021-3-17

    欧阳先生博古通今,大才子。

  • 陈良苹 2021-3-17

    👍

打开东至人网,查看更多精彩内容
提示信息

Ps:啊哦~只能在客户端里面玩哦~

提示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