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主庙会流传于泥溪、龙泉、尧渡等地
泥溪的福主庙会主要流传于
泥溪镇元潘村元甲山自然组及周边村庄


根据建德县志(东至县)记载
福主庙会是为了纪念
在建德县(东至县)为官的陈杲仁
明万历皇帝封其为“福主余公”神号
后乡间百姓均称其为余公

历史记载

陈杲仁(余公)在至德县(今东至县)为官期间,带领百姓治山治水,修桥筑路,兴办学堂,减免税赋,惩治贼寇,地方平安。由于他关心百姓疾苦,秉公办事,为人亲和,光明磊落,深受民众的尊重和爱戴。后来,乡村百姓为了纪念这位为官清正廉明、爱国爱民的好官,在每年中秋节,余公的祭日,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,每年农历八月十四下午至十五上午是庙会的高潮阶段,如今的祭祀活动已经演译成乡愁文化的传承。该项活动2008年被批准为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,2010年被批准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
福主庙会流程


每年庙会活动农历8月10日-8月14上午在元甲山周边10余个村庄轮番巡游,8月14日下午至15日上午庙会活动回到元甲山本部举办,届时数百人身着统一表演服装,共同巡游祈福。


1

迎驾

全体村民迎接“福主余公”至村民文化乐园落驾,然后举行公祭活动,公祭活动后接着在广场举行文艺表演,届时闪烁的霓虹灯下,村民们翩翩起舞……






2

百家宴

所有参加活动的村民和外来游客欢聚一堂,共尝“和谐百家宴”,一边是轻歌曼舞,一边是特色美食,令人陶醉……





3

祭祀

当夜部分村民和游客在文化乐园为“福主余公”及康、罗二将守夜,彻夜祭祀、追思他的功德。



4

巡游祈福

中秋全村出动,人们列队着装抬着“福主余公”和康、罗二将神像仿照当年“陈皋仁”亲民执政的场景,在龙灯队和腰鼓队和各式花灯簇拥下逐户巡游,祈求平安和丰收。



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,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;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;如存在侵权问题,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处理!
登录东至人网客户端,分享美好心情
21人点赞
阅读全文  

阅读 8036   评论 0

精选留言
写留言
精彩推荐
打开东至人网,查看更多精彩内容
提示信息

Ps:啊哦~只能在客户端里面玩哦~

提示信息